近期武汉市疫情形势非常严峻,各级党员干部都奋战在疫情一线,江汉区唐家墩街道的一批转业志愿兵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发挥了退役不褪志的革命军人本色。其中涌现了李庆元、刘金发、袁国祥等先进典型,他们用老兵力量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强壁垒。
主动请缨 奋战一线
唐家墩街道有位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转业志愿兵,他就是李庆元同志。1991年入伍,2002年退伍,2021年6月被安排到街道信访办工作,接待群众热情耐心,化解矛盾游刃有余,高质量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同样,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有着11年军龄的李庆元同志将勇毅、无畏的英雄本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2022年4月17日晚11点,在某街道辖区内发现一名户籍地为唐家墩街道的确诊居民,由于病毒传染性、危害性大,某街道不愿接送。眼看着时间一分分流逝,若不赶紧处理,很可能会引起周围群众恐慌甚至导致病毒蔓延,正在值班的李庆元同志二话不说、主动请缨,驾驶负压救护车,将病人安全护送到金银潭医院,并积极与医院沟通协调,确保交接手续万无一失,返回后的他严格遵照相关程序,对车辆进行了全面消杀,一直忙到凌晨3点才回家休息。
长期坚守一线的李庆元同志对接送感染病人工作已经轻车熟路,近日疫情再次大面积爆发,他一如既往地选择了挺身而出。11月1日,江岸区南京路中心医院疫情临时封控,唐家墩街道辖区多名居民在该院住院,上级指示由各街道派车接送回家,但是当时街里车辆都在进行隔离人员的接送,医院那边又要求尽快接走,这时李庆元同志本着群众生命安危大于一切的理念,毅然而然决定驾驶个人车辆,有序将五个社区多名出院病人安全护送回家,其间耐心安抚情绪,做好相关解释工作,大家纷纷为其点赞。
坚守岗位 无私奉献
转业志愿兵袁国祥来到江汉区唐家墩街道金家墩社区之初,社区书记徐莉就对他说:“社区工作者都是不计较个人得失,全新全意为居民奉献的人。”听了徐书记的话,袁国祥同志倍受鼓舞,立志在社区继续发光发热。他1984年入伍,1998年退伍,有着34年党龄,曾荣立三等功一次,在扎根社区的这一年多,他时刻表现出一名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的优良品质,以坚毅果敢的工作态度感染着社区其他年轻人。
8月中旬,盘龙城实施临时封控,不知情的袁国祥驱车回家,当小区值守人员告诉他只进不出时,他义无反顾选择返回工作岗位,“休息什么时间都可以,但是责任永不停息”,这是他回到社区后说的第一句话。白天他严格按照上级组织要求接送医生、守控卡点、传送样本,晚上就在单位的行军床上稍事休息,如果遇到紧急任务,一天只能睡上两三个小时,连轴转的他毫无怨言,用行动践行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
在一次搬运物资时,由于体力透支,腰部旧疾复发,56岁的他强忍疼痛、一声不吭,还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周围的同事都劝他先休息休息,去医院看看,但是袁国祥却选择继续“站岗”,他说到,“我们社区人手本来就不够用,还有那么多的工作等着我们,我哪里歇得住,没事,我可以坚持。”袁国祥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践行着“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军人誓言。
扎根社区 尽显担当
刘金发同志1985年入伍,1999年退伍,自2022年6月安排到唐家墩街道天门墩社区公共服务岗以来,一直想在前、干在前、冲在前,时刻体现了一名退役军人、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忠诚担当。因为社区都是女同志,刚到社区的刘金发同志就向社区书记主动要求,承担核酸检测、消防安全检查等工作,重活、累活抢着干,他说:“我多做一点,你们就可以少做一点,看到你们起早贪黑为大家服务,我也要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面对这次临时封控任务,刘金发同志再次挺身而出,主动承担了一个封控片区的核酸采样工作,每天天未亮就早早来到居民小区开始布置核酸采样点位,摆放好桌椅、采样物资后,按照前一天的安排逐小区、逐楼栋、逐单元的组织小区居民下楼进行核酸检测。在他的合理安排下,核酸采样现场居民秩序井然,得到了小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正是有人在防疫一线负重前行,才换来城市持续平稳安宁,相信在无数像这样的退役军人的努力下,我们终将战胜这轮疫情,成功守护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