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季度市级重大项目进展情况
2019年我区市级重大项目共10项,计划总投资633.75亿元。其中续建项目7项,估算总投资409.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16.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5.2亿元,一季度完成投资15.51亿元,完成进度34.31%,超时间进度9.31个百分点;计划新开工项目1项,估算总投资1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亿元;前期项目2项,估算总投资209.85亿元。
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一)越秀国际金融汇
越秀国际金融年度计划投资10亿元,一季度预计完成3.5亿元,进度为35%。目前住宅全部完工,商业部分进行地面主体结构施工,其中四栋塔楼均在10-31层结构施工,330米高塔楼首层施工。
(二)武汉长江航运中心
长江航运中心年度计划投资6亿元,一季度完成投资1.65亿元,进度为27.5%。目前1号楼62层结构面施工完成,20层(除升降梯口)幕墙玻璃板块安装完成;机电工程同步施工。
存在问题及解决情况:该项目投资进度略微滞后主要由于混凝土等原材料供应困难;夜间噪音管制措施加强,夜间无法开展连续施工;沿江大道繁华区域交通管制多,早晚高峰限行导致无法进行作业。目前我区已针对该问题组织城管、环保、建设等职能部门召开协调会议,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保障项目顺利进展。
(三)武汉时代天街
武汉时代天街项目现已更名为江宸天街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0亿元,一季度累计完成投资2亿元,进度为20%。目前已完成地下室施工,正进行地上主体结构施工。
存在问题及解决情况:该项目投资进度落后主要由第一季度武汉市雨雪低温天气影响施工、春节后工人返工时间晚造成。目前项目施工方已全部到位,将于今年年中加快投资和建设进度,力争顺利完成全年目标。
(四)绿地汉口一号
绿地汉口一号项目现更名为绿地汉正中心项目,2019年计划完成投资8亿元,一季度累计完成投资5亿元,进度为62.5%。目前进行地上主体结构施工。
(五)中海国际中心
中海国际中心项目年度计划总投资5亿元,一季度完成投资1.8亿元,进度为36%。目前写字楼部分进行深基坑施工,住宅部分进行地上主体结构施工。
(六)汉口客运中心
汉口客运中心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亿元,一季度完成投资1.25亿元,进度为25%。正在进行地下支护工程建设。
(七)武汉中心书城
武汉中心书城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2亿元,一季度完成投资0.31亿元,进度为25.8%。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地下室结构封顶。
(八)武汉广电全媒体中心
武汉广电全媒体中心项目为2019年计划新开工项目,项目总投资1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亿元。目前已办理项目备案,正在等待划拨用地及后续手续办理。项目主体武汉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与江汉区政府签订地块回收协议,正在办理土地收回批复,准备工地方案审批资料。
(九)武汉嘉里中心项目
武汉嘉里中心项目是2019年前期项目,估算总投资112亿元。目前项目已备案,正在进行方案设计。
(十)华发中城荟二期项目
华发中城荟二期项目是2019年前期项目,估算总投资97.85亿元。目前该项目已备案,正在进行项目踏勘工程及其他前期手续办理。
二、推进市级重大项目的经验做法
按照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年”的要求,我区紧紧围绕全市投资和重大项目目标任务,已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全区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全区各相关单位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有了明确要求和详细指导,具体工作措施如下: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对每个重大项目实行“五定”(定包保领导、定主责部门、定目标任务、定节点时限、定推进方案)管理,建立工作台账;针对新开工项目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和线路图,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确保一季度投资“开门红”。
二是加强沟通协调。通过“部门分办、联席会议交办、专题会议督办”的分类协调机制,定期在重大项目推进联席会上搜集、研究、解决问题,力促分层解决,限时办结。针对越秀国际金融汇项目用地红线和新华路人行天桥综合改造工程存在冲突影响施工的问题,区建设局积极协调市级城建规划部门和地产集团,同意微调方案,保障项目施工正常推进。
三是加强奖惩考核。设立“红黄牌”预警监督机制,对未按计划开工和进度严重滞后的重点项目,分别给予黄牌预警、红牌警告;对未在规定时限内和超出规定时限未解决问题的责任单位分别给予黄牌预警、红牌警告。区政府督查室将重点对红黄牌警告事项进行督办,并定期通报督办结果,倒逼整改落实。同时还将重大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进度情况列入年终绩效考核,对推进有力的单位适当加分;对工作推进乏力落后的单位,由区政府督查室进行通报,情节严重的提交监察部门严肃问责。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精准调度、务求实效。建立每月26日前由主责部门报送当月重大项目进展情况,每周三前报送新开工重大项目进展情况的项目跟踪机制。由区发改局针对项目全年计划完成投资进行每月精准调度,根据项目线路图认真总结每个项目的特性、制约因素、需要解决问题,定期形成重大项目工作总结和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并通报,确保重大项目建设进度达标达效。
二是走访调研、保障要素。加强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定期由领导带队走访调研市级重大项目,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与企业积极沟通协调,提出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重点解决要素制约问题,做好“店小二”式的全面服务。对在建项目要全力破解融资难题,加强管控,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要素保障。对新开工及前期项目要加大用地指标争取力度,加强用地计划精准化管理,加快已摘牌的项目用地征收进程,确保土地、人员、原材料等要素保障。
三是优化服务,确保入库。区直各有关部门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优化服务,前移窗口,提前介入,开展容缺审查、并联审批;加快实行“多图联审”,将消防设计审核、人防设计审查等技术审查并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压减至90个工作日以内。推进新开工项目和前期项目的前期相关程序加速办理,加快房屋征收和土地储备工作,紧盯时间节点、倒排进度、限期推进,加快土地出让的速度。督促已开工项目业主单位限时完善投资入库要件,确保项目投资顺利入库,跟踪完成投资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