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号 | 发文日期 | ||
---|---|---|---|
发布机构 | 有 效 性 | ||
标 题 | 江汉区3年内将实现养老网点全覆盖,“互联网+”智慧养老将现社区 |
江汉区3年内将实现养老网点全覆盖,“互联网+”智慧养老将现社区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 12月9日,记者从刚闭幕的江汉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上获悉,该区将实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3年,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全覆盖。
在江汉区社会福利院,参与智慧养老社会实验的自理老人起床后,使用便携式心电仪监测心率。 (通讯员余指点 摄)
据悉,该区社会福利院正在推进智慧养老社会实验试点,智慧养老未来将会在全区普及。10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江汉区社会福利院现场探访。
早上7时,参与智慧养老社会实验的自理老人起床后,将心电电极片佩戴在胸前,使用便携式心电仪监测心率。区党代表、江汉区社会福利院副院长连丹丹告诉记者,像这样的设备不仅能监测老人的健康状况,在关键时刻还能救命。
有一晚,社会福利院智能床垫管理系统监控屏上弹出一条报警信息:“某老人呼吸心跳异常,请前往处理。”医护人员点开编号WH102017智能床垫传来的数据,屏幕上显示老人“心率120,呼吸35”。
医护人员立即赶到老人所在的房间,发现老人出现呼吸困难、喉中有痰,当即拨通急救电话,迅速将老人送往附属医院住院部进行抢救,在进行一系列康复治疗后,老人最终病情稳定出院。
江汉区社会福利院为老人提供远程会诊服务。 (通讯员余指点 摄)
连丹丹表示,江汉区社会福利院建立老年人智慧养老功能服务平台,未来可以辐射所在区域的本机构和连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的服务机构及居家的老年人护理站点。“区社会福利院将培训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人员,提供相应的功能需求和服务清单。”
今年1月,江汉区被评为第四批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江汉区养老工作围绕“互联网+”居家养老,全面开展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创新“互联网+养老”“互联网+医养结合”等新型养老服务发展方式,运用5G、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建立用人工智能养老设施、设备打造智能养老院、智慧养老社区的服务模式。到2025年,实现“三助一护”服务体系全覆盖。
(长江日报见习记者汪丽婷 通讯员朱素芳 潘宇翔)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