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号 | 无 | 发文日期 | 2022-11-11 17:00 |
---|---|---|---|
发布机构 | 江汉区司法局 | 有 效 性 | 有效 |
标 题 | 先行区 | 提能增效优服务,公共法律服务成果共享 |
先行区 | 提能增效优服务,公共法律服务成果共享
“感谢政府好政策,让我们申请公共法律服务越来越方便了!”日前,享受到“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进企业服务营商环境”改革事项带来便利的企业工作人员李先生,在华发中心国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感叹道。
近年来,江汉区司法局大力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积极探索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公共法律服务大格局,聚焦企业及员工密切关注的法律服务需求,交出公共法律服务的“江汉答卷”。
便捷高效提效能
推出线上公共法律服务模式。开发“江汉法治”微信小程序及14处亿元楼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法律快车”在线法律咨询,实现法律服务“一网通办”、法律法规“一网通览”、司法科技“一网通用”、律所律师信息“一网通查”。
开辟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对涉企案件“优先受理、优先移送、快速办理”,将涉市场主体案件平均立案时间缩短到1天,把高效办成一件事的企业期盼变成为现实。
推行“线上办理+绿色通道”。全流程无纸化诉讼,进行模块化、要素化审理,推进“立审执”提速增效,持续开展“清减降”行动,区法院受理涉企商事案件的效率大幅提高,全年1-9月受案数达到43623件,同比增长119.06%。
智能精准优服务
变“政府端菜”为“企业点菜”。一是在问需于企、问计于企的基础上,制定《江汉区公共法律服务基本项目清单》《亿元楼宇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清单》。承诺了包含3大类16项的区级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事项、15项亿元楼宇涉企专项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明确了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提供主体,做到了责任明晰、落实有力。
针对合规经营、合同履约、劳动争议、知识产权纠纷等涉企热点开展定制服务。相继推出“四上企业定向鼓励”、“民营企业矛盾纠纷诉调服务”、“惠企纾困政策宣传”、“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联合检查”等20余项法治惠园惠企产品。
顺应企业需求,开展法治宣传和法治文化服务。先后组织开展物流法规、民法典、劳动法等主题的连片法律服务活动,在31处主分会场,以线上线下方式服务公众2000余人。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央广网、湖北日报、武汉广播电视台等主流新闻媒体和多家头部自媒体曾经集中给予报导。拍摄普法短视频33部,粉丝量达22万,播放量超亿次。
稳步拓展涉外公共法律服务。支持企业开展外向型经营探索,鼓励辖区律所积极开展知识产权海外维权业务,加强公共法律服务涉外案例库建设,建设典型案例发布机制。今年已从北京大成(武汉)律师事务所、北京华沛德权(武汉)律师事务所收集到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案例3件,并在全区推广经验。
先行区创建试点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全覆盖、全领域、全周期、全链条、全开放的公共法律服务机制,服务营商环境成效明显。14家亿元楼宇公法站所在楼宇直接新增入驻企业100余户。志愿牵头提供公益法律服务、直接服务营商环境的11家律所年度营收平均增长10%以上。江汉区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吸引各类投资及市场主体纷至沓来。2022年1-9月,全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完成641.7亿元,达全年进度的84.8%;全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0716家,以律所为例,2020年8月至2022年11月,辖区律所新增21家,达到92家,律师人数新增692人,全区律师总数达到2300余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