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这一被称为“双减”的政策文件一经出台便引发了社会热议。至今,“双减”政策出台已近一年,实施后的首次中考即将临近。政策落实效果如何,学校、教师、家长的体验是怎样的,各方还有怎样的期待?为掌握我区教育“双减”政策落实的情况,查找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各方切实履行职责,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教工委)于4月至6月,对全区教育“双减”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5月26日上午,区人大常委会教工委组织召开教育“双减”政策落实情况专题调研座谈会。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洪涟出席会议。教工委组成人员、区人大常委会咨询专家库专家、教工委专业组人大代表,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区教育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小学校长、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教师、学生家长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区教育局关于我区教育“双减”政策落实情况的专题汇报。区发展和改革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足自身职能,就教育“双减”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改进措施进行了详细说明。
专题座谈会上,来自区红领巾学校CBD校区的执行校长、校外培训机构武汉市江汉区英孚学校负责人、江汉区卫星村小学教师代表、红领巾学校学生家长代表围绕“双减”给学校、培训机构、教师工作、学生学习、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并对下一步如何落实好“双减”政策提出了意见建议。
随后,与会人员展开了互动交流。
朱长华(区人大常委会咨询专家库专家、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学校作为“双减”的主阵地,应该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要践行教育理念改革,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加强作业设计的研究,做实家校服务沟通,真正做到减负不减效。
徐凯(区人大常委会咨询专家库专家、市第一中学工会主席、省特级教师):“双减”工作需要齐抓共管,形成共识,营造良好氛围。同时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凃文娟(区人大常委会教工委委员、市第十二中学党委书记):“双减”反映着社会各界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了推动江汉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议进一步加快学校硬件设施改造,进一步畅通教师晋升渠道,不断优化教师编制设置等。
柯春雪(科教文卫专业组区人大代表、市第十二中学政教处副主任):“双减”政策看似解放了学生,但是面对升学问题,家长的压力和焦虑依然存在。从长远来看,要不断优化整个社会对人才的价值评价体系,从而引导家长和学校对学生教育评价标准有更合理的认识。
会上,区人民政府办负责人作表态发言:区政府将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积极落实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更高的标准做好“双减”工作,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下一步,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将坚持高位统筹,上下联动,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坚持校内校外同步发力,确保治理到位;坚持减负提质,多措并举,确保教学质量提升到位。
教工委主任唐一飞表示,通过专题调研座谈会可见,教育“双减”已在区内形成了良好氛围,具有我区特点的“双减”举措正在付诸实施。唐一飞从为什么“双减”、“双减”不能减质量、“双减”要贯穿全学段等三方面解读了“双减”政策的深刻内涵,并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洪涟在充分肯定我区教育“双减”政策落实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后指出,“双减”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双减”政策既是积极回应了社会关切与期盼,又是以实际行动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就下一步工作,洪涟强调: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要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双减”工作的根本方向,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的素质教育导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是坚持目标导向。要吃透中央精神,掌握政策要点,细化目标,狠抓落实。要聚焦治理难点,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要聚力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坚持依法治理、标本兼治。积极创新举措,探索地域特色,全方位实施多重监管,巩固整治成果,防止松懈反弹。
三是加强统筹联动。“双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利益群体,涉及众多部门职责。区人民政府要坚持主导,统筹推进。各部门要落实职责,稳步实施,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见效。教工委要通过专题调研,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反馈问题、跟踪问题,做到真监督、真支持、真促进。多方联动,合作共为,确保我区教育“双减”工作行稳致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